生活

COVID-19再度席捲而來,你該知道的防疫知識

covid-19疫情升溫中!NB.1.8.1變異株來勢洶洶

covid-19疫情最新動態:你以為結束了,其實還沒! 全球疫情再升溫,亞洲多國進入熱區 根據最新資料,全球多地新冠陽性率上升,尤其以變異株「LP.8.1」與「NB.1.8.1」為主流。亞洲地區方面,包括中國、泰國與香港疫情有明顯升溫趨勢,其中中國與香港以 NB.1.8.1 為主流株。 台灣現況:NB.1.8.1變異株 已出現本土病例,但無需恐慌 台灣目前已有 NB.1.8.1 的本土與境外移入病例,但: 簡單說:不用慌,但該做的防護仍然要做。 什麼是 NB.1.8.1變異株?這波病毒真的比較嚴重嗎? NB.1.8.1 是 Omicron 家族的新變異株,具備以下特徵:: 雖然目前被列為「需監

閱讀更多 >

COVID-19疫情再起,爸媽該做什麼?給台灣家長的防疫提醒

接近初夏,全球COVID-19疫情又再度升溫。現在台灣流行的 COVID-19 病毒株以 NB.1.8.1 為主,已是社區中的主要傳播來源。NB.1.8.1 為 Omicron 家族的後代株,具備更高的傳播力與一定程度的免疫逃避能力,因此即使曾接種疫苗或過去曾感染,仍可能再次染疫。根據國際監測,中國、香港、泰國等亞洲地區亦呈現類似趨勢。這時候,家長應該怎麼做,才能在不過度焦慮的情況下,保護孩子健康呢? NB.1.8.1 是什麼?為什麼值得關注 NB.1.8.1 是目前台灣流行的主要 COVID-19 變異株,屬於 Omicron 家族 JN.1 支系的後代。這支病毒具備更強的傳播力與免疫逃避能

閱讀更多 >

健康過節:端午節養生指南一次看懂

想知道怎麼在端午節健康過節嗎?本篇文章帶你了解南北粽的選擇技巧,搭配簡單運動與舒壓方法,幫助消化、減少負擔,讓你維持體力與活力。輕鬆享受節日氛圍與家人團聚,一起健康過節、快樂無負擔!點進來看端午節養生全攻略! 健康過節吃粽子也安心|南北粽差異與節日飲食建議 挑對粽子,是健康過節的第一步 ! 北部粽熱量高?香氣背後的熱量陷阱 北部粽以炒過的糯米、豐富的內餡如五花肉、香菇、蛋黃,再加上拌炒油脂,香氣十足卻也熱量驚人,一顆中型北部粽熱量往往超過 500~600 大卡,對於注重健康或體重控制的人來說,是一大挑戰。 煮≠低熱量?南部粽的隱藏油脂你注意到了嗎? 傳統南部粽常見的餡料像是滷五花肉、鹹蛋黃、香

閱讀更多 >

高敏感不是你的錯:走出內耗與人際焦慮的第一步

聚餐結束後,房間安靜得只剩外面汽機車呼嘯而過的聲音。卸妝、洗澡、關燈,身體終於停下來了,但腦袋卻還沒。這是許多高敏感的人熟悉的時刻——一場看似普通的聚會,卻在心裡掀起長時間的內耗。「那句話是不是有點太唐突」「她笑得有點勉強,我是不是哪裡說錯了」「剛剛那個話題沒人接,是不是我太無聊了」對於高敏感特質的人來說,每一次社交後,就會對自己開啟一場審判,一場法官、檢察官、律師都是自己的審判。這樣的內耗與焦慮,來自對人際互動的高度感知與深度分析,讓他們在關係中格外用力,卻也格外疲憊。久而久之,這些心理拉扯讓人開始避免社交,但一個人待著,又常陷入孤單與懷疑…… 高敏感特質(HSP):心理學眼中的第六感 在心

閱讀更多 >

運動後不只補乳清蛋白|穆芙女神靈活飲,運動後靈活新選擇

運動後,你也只補乳清蛋白嗎?其實,身體還有更多靈活細節值得照顧。從晨跑、健身到居家跟練,運動已是現代人的日常。但你是否也曾遇過——昨天深蹲加重,今天走樓梯卻像闖關?運動後的不適,不只讓訓練中斷,連生活節奏都亂了。很多人運動後第一時間選擇補充蛋白質,但其實,那段黃金調整期,才是靈活關鍵的開始。穆芙女神靈活飲,就是為了這個時刻而生 讓靈活與穩定,不再取決於年齡或忙碌,而是從每天的補給開始。 運動後保養不只是補乳清蛋白,靈活補給才是關鍵 每一次的訓練,都是與身體的一場合作。完成一次訓練、收好瑜珈墊、擦去汗水,這並不是結束,而是另一段節奏的開始。 許多人都將焦點放在運動前中後該如何補充:乳清蛋白、BC

閱讀更多 >

肌斷食真能讓肌膚變好?從吃開始,養出自癒力!

每天早晚瓶瓶罐罐不間斷,早C晚A、敷面膜、精華液層層疊擦,只希望肌膚能維持年輕、穩定與修復力。但保養越勤,肌膚狀況卻越來越敏感、乾癢,甚至頻繁出現小疹子?日本皮膚科醫師宇津木龍一說過:「幾乎所有肌膚煩惱,都是來自過度保養。」 也許,我們不是保養得不夠,而是,太用力了。 什麼是「肌斷食」?讓肌膚喘口氣的修復時光 在各種保養品層出不窮的時代,我們一心想靠外力「拯救肌膚」,卻忽略了——肌膚擁與生俱來的自癒系統。 當我們不停給予肌膚各種刺激,無論是酸類換膚、抗老精華,還是密集的面膜,肌膚在這些「滋養」下,反而會使自我調節能力失衡。 「肌斷食」是反其道而行的保養哲學,並不是要我們什麼都不做,而是適時暫停

閱讀更多 >
alt="失眠"

晚餐吃錯讓你失眠?營養師揭密吃對晚餐一夜好眠

失眠困擾可能與你的晚餐有關!晚餐是一天中非常重要的一餐,不只補充體力,也影響你的睡眠品質。許多研究指出,晚餐的內容與時間,直接關聯著失眠的發生。若晚餐過於油膩、過晚或吃得過量,都會干擾你的腸胃與神經系統,進而導致失眠。 別讓一餐晚飯,帶來一夜失眠 晚餐與失眠的秘密連結 從沒想過是晚餐的問題嗎?很多人以為睡不著是壓力、作息的問題,但事實上,晚餐吃得太油膩、太晚、或是攝取不合適的食物,也會刺激大腦與腸胃,讓你難以放鬆入眠。 當自律神經一旦受干擾,副交感神經就無法順利啟動,容易造成: 晚餐吃錯,失眠纏身的5大原因 失眠原因1.高脂晚餐讓你難以入睡 油炸、紅肉、起司等高脂晚餐消化慢,容易刺激胃酸逆流,

閱讀更多 >

當「吃」變成一種失控—超加工食品的代謝陷阱

超加工食品正逐漸成為我們餐桌上的主角。現代人對於「吃」這件事,越來越不像是單純的滿足生理需求,更像是一種「不自覺反覆上演的習慣」?從早餐麥片、奶茶,到下午茶時間的小蛋糕、零食,我們的生活已經被各種各樣的超加工食品填滿,這些食品好保存、取得容易、味道香濃,幾乎無時無刻都在誘惑我們打開它。它們高熱量,卻缺乏真正的營養價值。在感到忙碌、疲憊、焦慮時,悄悄的成為我們的一種心理慰藉,讓我們一再捨取、難以停手。當體重逐漸失控、精神總是低迷,我們開始將矛頭指向自己:「是不是我不夠自律?」,但你知道嗎?有時候,其實是「食物設計」讓你難以停下來。 你真的餓,還是超加工食品設計讓你覺得餓? 「超加工食品」(ult

閱讀更多 >

失眠不是單純睡不著,而是副交感神經無法關機的警訊

失眠總是在你最想放鬆的時候悄悄出現。累了一整天,洗好澡,終於可以躺在床上享受專屬自己的休息時光。但總是忍不住拿起手機,看看今天好友的限動、刷刷社群影片、甚至點開昨天沒看完的劇,直到眼睛開始發酸變得沉重,才依依不捨放下手機。好不容易準備睡覺了,卻翻來覆去,怎樣都睡不著。我們常以為是自己失眠了,但事實上,是身體的神經系統還沒準備好「關機」。 失眠不只是壓力,而是神經系統失調的訊號 失眠與神經系統有關?認識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角色 我們的神經系統掌握了全身節奏的開關。白天,交感神經負責「打開系統」,讓我們保持清醒、專注,隨時準備應付挑戰 ; 而到了晚上,應該由副交感神經接手,身體進入放鬆、修復與休息狀

閱讀更多 >

喝水vs喝茶:茶能代替水嗎?營養師公開正確補水法!

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健康與保養,「喝水」被公認是日常保健的基本功。但你是否也曾有這樣的疑問:「喝茶可以代替喝水嗎?」有些人不愛喝白開水,更是一天三杯茶當水喝,營養師帶你認識正確補水法與喝水迷思! 喝水的好處:身體健康的基石 你知道嗎?水分占人體體重高達 60%~70%,是維持生命運作的關鍵元素! 揭曉喝水的五大健康好處! 喝水好處1. 維持代謝與體溫平衡 調節代謝、防中暑,是你身體運作的關鍵後盾!幫助養分傳遞、廢物排出,讓循環順暢、體感更輕盈。 喝水好處2. 保持皮膚水嫩有光澤 充足水分是美肌的第一步。讓肌膚維持水嫩彈性,改善乾燥脫皮,透出自然光澤。 喝水好處3. 改善腸道健康與排便順暢 每天補足

閱讀更多 >

生活

療癒系電影推薦

《5部療癒系電影推薦》:在疲憊生活中,找到一點柔軟安靜的時光

前言|當我們渴望一種剛剛好的安靜 有些電影,不為改變什麼,只為剛剛好安慰你。不是每一天都需要被什麼重大的事件撼動,有時候,我們只想被好好安放。療癒系電影不是去「解決」什麼,而是默默陪你坐著,像老朋友一樣,看你發呆、讓你沉默,等你慢慢回過神。 這些片子有點安靜,有點慢,有時甚至沒有太多高潮,但它們都有一種特質,看完之後,心會比較不那麼亂。如果你也正在尋找這樣一種靜靜的陪伴感,這五部 2024–2025 的療癒系電影,也許能給你剛剛好的安慰。 《我的完美日常》Perfect Days(2024) 一封給匆忙日常的溫柔情書 在東京公廁工作的中年大叔,過著極其簡單、幾乎讓人以為過度枯燥的生活,但鏡頭卻

閱讀更多 >
女力時尚電影推薦

《5 部時尚電影推薦》:展現風格與力量的必看女力電影片單

觀影預告 在這些電影裡,時尚不只是表面的華麗,而是女性內在力量的具象化。衣服成了她們對抗世界、守護自我、尋找真實的方式。一針一線,縫起的不只是布料,而是「我是誰」的答案。 這些故事中的她們,有的出身平凡,有的困在權力高牆,有的曾經壓抑自己到幾近窒息,但她們的蛻變,都不是一蹴可幾的「大勝利」,而是從崩潰、懷疑、情緒崩解中,一步步找回自己的旅程。 我們看見她們穿上禮服、剪掉長髮、拒絕微笑,那些不是任性,而是選擇,不是變壞,而是終於不再討好。這是一組關於女性如何在美的包裝中掙脫束縛、在風格裡重生的影評。因為有時候,活得漂亮,不是為了讓誰看,而是為了終於看見自己。 風格是一種宣言 這五部電影風格各異,

閱讀更多 >
泳渡日月潭裝備

泳渡日月潭要帶什麼?行前準備、當天流程、裝備建議一次整理

泳渡日月潭報名後該怎麼準備?從裝備清單、飲食建議、當天流程到注意事項,整理了實際參加泳渡的親身經驗,讓你少走冤枉路、安心下水不踩雷! 📅 2025泳渡活動日期:2025 年 9 月 28 日(星期日) 👉2025日月潭國際萬人泳渡活動線上報名 這篇完整攻略不只幫你準備裝備清單,也涵蓋日月潭泳渡行前準備的訓練方法與注意事項。 出發前一週:體能練習 & 裝備準備全攻略 當初我也只是那種能通過游泳課考試的人(笑),報名泳渡日月潭時我給自己的小目標就是:「靠自己游+飄過去!」 說真的,只要願意花點時間準備,就算不快,有魚雷浮標也一定能順利完成! 體能練習怎麼安排? 建議從報名後就開始安排至少

閱讀更多 >
葉黃素有用嗎?五大關鍵告訴你!

葉黃素有用嗎?營養師公開5大關鍵,選對產品、吃對方法更有感!

長時間用眼,眼睛疲勞、乾澀、模糊怎麼辦?越來越多人開始補充葉黃素,但市面產品百百種,每支護眼產品都在說自己能「舒緩眼睛疲勞、對抗藍光、延緩視力退化」,但是到底有沒有科學根據?真的吃了有差嗎?👉 看漫畫先暖身,接著讓營養師帶你破解「葉黃素真相」! 「葉黃素真的有用嗎?還是只是吃心安的?」是不是你也曾經這樣懷疑過? 不只你,連我去剪頭髮,髮廊的闆娘都問過這個問題;賣小吃的大哥一邊煎蚵仔煎,也一邊跟我聊:「這個葉黃素,真的有效喔?」 葉黃素不是神藥,但真的有用 一定有用,但絕對不是吃下去隔天就變成鷹眼的魔法。 葉黃素是一種有科學根據的日常護眼營養素,穩穩地、慢慢地在幫你減少眼睛的負擔與老化風險。 葉

閱讀更多 >

113 年十大死因與癌症出爐:國人死亡數下滑,自殺重回前十

你知道台灣人最常見的死亡原因是什麼嗎?根據衛福部公布的最新統計,113 年全國死亡人數為 201,383 人,比去年少了 4,192 人,減幅達 2%。這是疫情以來首度明顯下降的好消息!不過今年十大死因的報告中,也透露出一些值得關注的健康警訊。 十大死因揭曉:癌症蟬聯首位,自殺再度進榜 癌症已經連續 43 年穩居國人死因第一名,心臟疾病與肺炎也依舊高居排行榜前段班。但最讓人震驚的是,自殺在睽違 14 年後重返第 10 名,凸顯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。 十大死因共造成超過 14 萬 9 千人死亡,占總死亡人數的 74.2%,其中以慢性疾病為主。 COVID-19 從第六名降至第十四名,顯示疫情影響

閱讀更多 >
夜跑是我紓壓的方式,那你的是什麼?

紓壓不複雜,夜跑讓我找回最溫柔的自己

夜跑,是我最簡單也最有效的紓壓方式 當生活壓力讓人喘不過氣,我選擇跑起來 你也覺得累嗎?那種說不上來的、悶住的累 每當生活像卡住的齒輪、日復一日轉不動時,我心裡總會冒出一個聲音: 「我是不是該暫時離開一下?」 不是請假出國,也不是逃避責任,而是想離開那些塞滿腦袋裡的雜念——情緒、壓力,還有那些來不及處理的累。這時候,我會選擇我最熟悉、也對我來說最有效的紓壓方法:夜裡慢跑。 為什麼夜跑會是我釋放壓力的第一選擇? 在跑步的時候,我不需要解釋、不需要社交,也不用裝出一副沒事的樣子。只有腳步聲與夜的寧靜,讓我重新感受到「我還在,我正在前進。」 慢跑,不是為了瘦身,而是為了放過自己 我習慣在深夜出門跑步

閱讀更多 >

拖延症,不是意志力問題,而是壓力的出口

拖延症,不是意志力差,也不是懶惰的表現。有時候,並不是不想進步,而是遲遲無法開始「那件想做的事」。想培養閱讀習慣,書買了,茶也泡好,已經準備好看書的環境,但就在準備開始的時候,卻忍不住先回訊息、滑手機、摸個貓,為各種瑣碎的小事分心。不是你不想看書,而是「開始」這件事本身,就帶著壓力。一旦開始,就等於要面對自己的懶散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或怕堅持不了的焦慮。拖延,有時候不是逃避任務,而是逃避自我懷疑。這篇文章想和你一起理解,為什麼我們越想成為更好的自己,越容易陷入拖延。 心理學怎麼看拖延:自我調節 vs 即時回饋偏好 許多人可能以為拖延只是「太愛偷懶」,但心理學研究指出,拖延症其實與自我調節能力密切相

閱讀更多 >
泳渡日月潭即將開跑!

泳渡日月潭2025攻略:年度萬人泳渡活動,準備一起開游啦!

已經報名卻不知道怎麼準備?👉 看這篇《泳渡日月潭要帶什麼?行前準備、當天流程、裝備建議一次整理》 泳渡日月潭報名須知 泳渡活動日期:2025 年 9 月 28 日 ( 星期日 ) 泳渡報名日期:2025 年 7 月 7 日起 泳渡日月潭活動於今年7月7日起開放報名,至人數額滿即截止,總人數上限為25,000人,額滿即關閉系統。實際報名額度依南投縣政府公告為主,請密切關注官方網站。 泳渡報名方式 👉 立即前往官方網站報名與查詢 泳渡報名資格 貼心建議:最好有水性佳的隊員同行,更有安全感! 泳渡報名費用 報名費包含:紀念衫、運動毛巾、泳帽、證書、便當(可選不訂退NT$80)、公共意外險與醫療保險。

閱讀更多 >
COVID-19再度席捲而來,你該知道的防疫知識

covid-19疫情升溫中!NB.1.8.1變異株來勢洶洶

covid-19疫情最新動態:你以為結束了,其實還沒! 全球疫情再升溫,亞洲多國進入熱區 根據最新資料,全球多地新冠陽性率上升,尤其以變異株「LP.8.1」與「NB.1.8.1」為主流。亞洲地區方面,包括中國、泰國與香港疫情有明顯升溫趨勢,其中中國與香港以 NB.1.8.1 為主流株。 台灣現況:NB.1.8.1變異株 已出現本土病例,但無需恐慌 台灣目前已有 NB.1.8.1 的本土與境外移入病例,但: 簡單說:不用慌,但該做的防護仍然要做。 什麼是 NB.1.8.1變異株?這波病毒真的比較嚴重嗎? NB.1.8.1 是 Omicron 家族的新變異株,具備以下特徵:: 雖然目前被列為「需監

閱讀更多 >

COVID-19疫情再起,爸媽該做什麼?給台灣家長的防疫提醒

接近初夏,全球COVID-19疫情又再度升溫。現在台灣流行的 COVID-19 病毒株以 NB.1.8.1 為主,已是社區中的主要傳播來源。NB.1.8.1 為 Omicron 家族的後代株,具備更高的傳播力與一定程度的免疫逃避能力,因此即使曾接種疫苗或過去曾感染,仍可能再次染疫。根據國際監測,中國、香港、泰國等亞洲地區亦呈現類似趨勢。這時候,家長應該怎麼做,才能在不過度焦慮的情況下,保護孩子健康呢? NB.1.8.1 是什麼?為什麼值得關注 NB.1.8.1 是目前台灣流行的主要 COVID-19 變異株,屬於 Omicron 家族 JN.1 支系的後代。這支病毒具備更強的傳播力與免疫逃避能

閱讀更多 >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