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生活筆記

夜跑是我紓壓的方式,那你的是什麼?

紓壓不複雜,夜跑讓我找回最溫柔的自己

夜跑,是我最簡單也最有效的紓壓方式 當生活壓力讓人喘不過氣,我選擇跑起來 你也覺得累嗎?那種說不上來的、悶住的累 每當生活像卡住的齒輪、日復一日轉不動時,我心裡總會冒出一個聲音: 「我是不是該暫時離開一下?」 不是請假出國,也不是逃避責任,而是想離開那些塞滿腦袋裡的雜念——情緒、壓力,還有那些來不及處理的累。這時候,我會選擇我最熟悉、也對我來說最有效的紓壓方法:夜裡慢跑。 為什麼夜跑會是我釋放壓力的第一選擇? 在跑步的時候,我不需要解釋、不需要社交,也不用裝出一副沒事的樣子。只有腳步聲與夜的寧靜,讓我重新感受到「我還在,我正在前進。」 慢跑,不是為了瘦身,而是為了放過自己 我習慣在深夜出門跑步

閱讀更多 >

拖延症,不是意志力問題,而是壓力的出口

拖延症,不是意志力差,也不是懶惰的表現。有時候,並不是不想進步,而是遲遲無法開始「那件想做的事」。想培養閱讀習慣,書買了,茶也泡好,已經準備好看書的環境,但就在準備開始的時候,卻忍不住先回訊息、滑手機、摸個貓,為各種瑣碎的小事分心。不是你不想看書,而是「開始」這件事本身,就帶著壓力。一旦開始,就等於要面對自己的懶散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或怕堅持不了的焦慮。拖延,有時候不是逃避任務,而是逃避自我懷疑。這篇文章想和你一起理解,為什麼我們越想成為更好的自己,越容易陷入拖延。 心理學怎麼看拖延:自我調節 vs 即時回饋偏好 許多人可能以為拖延只是「太愛偷懶」,但心理學研究指出,拖延症其實與自我調節能力密切相

閱讀更多 >

肌斷食真能讓肌膚變好?從吃開始,養出自癒力!

每天早晚瓶瓶罐罐不間斷,早C晚A、敷面膜、精華液層層疊擦,只希望肌膚能維持年輕、穩定與修復力。但保養越勤,肌膚狀況卻越來越敏感、乾癢,甚至頻繁出現小疹子?日本皮膚科醫師宇津木龍一說過:「幾乎所有肌膚煩惱,都是來自過度保養。」 也許,我們不是保養得不夠,而是,太用力了。 什麼是「肌斷食」?讓肌膚喘口氣的修復時光 在各種保養品層出不窮的時代,我們一心想靠外力「拯救肌膚」,卻忽略了——肌膚擁與生俱來的自癒系統。 當我們不停給予肌膚各種刺激,無論是酸類換膚、抗老精華,還是密集的面膜,肌膚在這些「滋養」下,反而會使自我調節能力失衡。 「肌斷食」是反其道而行的保養哲學,並不是要我們什麼都不做,而是適時暫停

閱讀更多 >

失眠不是單純睡不著,而是副交感神經無法關機的警訊

失眠總是在你最想放鬆的時候悄悄出現。累了一整天,洗好澡,終於可以躺在床上享受專屬自己的休息時光。但總是忍不住拿起手機,看看今天好友的限動、刷刷社群影片、甚至點開昨天沒看完的劇,直到眼睛開始發酸變得沉重,才依依不捨放下手機。好不容易準備睡覺了,卻翻來覆去,怎樣都睡不著。我們常以為是自己失眠了,但事實上,是身體的神經系統還沒準備好「關機」。 失眠不只是壓力,而是神經系統失調的訊號 失眠與神經系統有關?認識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角色 我們的神經系統掌握了全身節奏的開關。白天,交感神經負責「打開系統」,讓我們保持清醒、專注,隨時準備應付挑戰 ; 而到了晚上,應該由副交感神經接手,身體進入放鬆、修復與休息狀

閱讀更多 >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