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|畢業不是結束,是另一場學習的開始
還記得第一份履歷寄出的那一晚,或是第一天走進公司電梯時的心跳嗎?
從學生變成社會新鮮人,不只是身分轉換,更是一場關於「如何和世界相處」的重新學習。
這篇文章精選了五部適合畢業生與初入職場者觀看的職場影集,有的溫柔、有的銳利,但都真實描寫了職涯起點的迷惘與勇氣。
如果你正走在「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」的路上,這些影集,也許能陪你慢慢找到自己的節奏。
《好搭檔》Good Partner (2024,韓國)

當衝突不再只是磨合,而是成為認識自己的開始
描述一對理念截然不同的律師搭檔,從爭執、碰撞到互相理解,案件不只是法律攻防,更是兩人在價值觀上不斷拉扯、妥協的過程。
用一位資深離婚律師與新進菜鳥的對立搭檔關係,把職場裡最真實的那句話講了出來:不是每個前輩都會教你,但他們每一個,都是你成長的推力。
有些時候,第一份工作教會你的,不是專業,而是「怎麼在衝突裡保住自己」。教你如何在不妥協價值的情況下,慢慢學會說出:「這次,我想照自己的方式來」。

在一場場超載的輪班裡,他們悄悄學會互相撐起彼此
如果《機智醫生生活》是暖心日常,那這部就像進入實戰場的延伸人生。
五位剛進醫院的年輕住院醫師,一邊學著救人,一邊學著救自己。
錯誤、焦慮、崩潰、夜班、孤單,這些詞彙並不會因為穿上白袍就消失。
但《機智住院醫生生活》最動人的地方在於:即使再累,總有人會在你快倒下時,把你扶起來。
它不是完美的青春,而是一種「撐著走」的勇氣,很適合還在習慣職場節奏的你。

《監察》The Auditors(2024,韓國)

他不是不想妥協,只是在崩塌之前,決定再多守一次原則
當理想遇上體制,最難守住的不是原則,而是自己。
《監察》講的是一家大企業的稽查部,但你不需要會查帳,也能看懂這部職場劇的壓迫感與張力。
新人被推入灰色地帶,前輩看似冷漠,卻有著不說出口的堅持。
這部劇不溫柔,它尖銳、真實、甚至會讓你想起自己被迫閉嘴的那幾次。
它在告訴你:不合群,不等於錯;在辦公室裡,你可以選擇怎麼存在。

《影后》Born for the Spotlight(2024,台灣)

當比較變成習慣,她才懂得什麼叫做為自己而活
這部劇的舞台雖然是演藝圈,但講的其實是每個職場女性的心聲。
當你努力想被看見,卻總覺得自己「還不夠好」,那份比較與懷疑會一點一點吃掉你。
《影后》透過三位不同世代的女演員,呈現了那些不被說出口的焦慮:年齡、價值、選擇與犧牲。
最動人的是這部劇沒有叫你要「更完美」,而是教你:學會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,不為了誰,只為了自己。

《忘了我記得》Forget You Not(2025,台灣)

她不特別、不聰明,只是選擇在人生面前,先不退縮
不是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要去哪裡,有些人是跌著跌著,才剛學會站穩。
《忘了我記得》講的是便利商店女孩誤打誤撞走上脫口秀舞台的故事,但它真正動人的地方,不是轉變有多華麗,而是那個「願意試一次」的決定。
對很多剛出社會的人來說,我們都曾經懷疑自己是不是太普通,太沒有資格夢想。
但這部劇會悄悄告訴你:你不需要特別,才值得被聽見。

根據你的心情,挑一部貼近當下的片:
- 如果你覺得 自己還不夠強、總是怕說錯話 —《好搭檔》,學會在衝突中堅持自己。
- 如果你正處於 生活超載、覺得撐不下去的日子 —《機智住院醫生生活》會讓你知道,你不是唯一這麼累的人。
- 如果你開始懷疑 理想是不是注定會被現實吞沒 —《監察》會陪你思考,怎麼保留自己,又不完全妥協。
- 如果你總是覺得 自己不夠好、不夠出色、不夠快 —《影后》,讓你重新定義「什麼才叫值得被看見」。
- 如果你只是 迷惘、普通,但還是想做點什麼 —《忘了我記得》,這是一部獻給願意「試一次」的你。
結語|慢一點沒關係,先學會陪伴自己走過職場的開始
這五部影集不是教你如何成功,而是在你覺得自己還不夠、還很迷惘的時候,偷偷伸出一隻手。
它們在告訴你:你可以慢慢來,你也可以有很多次重新開始的機會。
因為最重要的,不是一下子變得厲害,而是願意誠實地和自己的不安相處,然後,在下一個日出前,繼續走下去。

延伸主題|除了看劇,你也可以試著寫下自己的「第一份職場日記」
影集讓我們窺見別人的職場起點,但你呢?
下班後,也許可以試著寫下屬於自己的第一份職場日記。
- 第一次被主管讚美/被否定,你是怎麼想的?
- 那些你不敢問出口的事,你能不能先問問自己?
- 今天你學到的,不一定是技能,而是某種面對人的方式。
不必每天寫、不必寫給誰看,也不必文筆好。
但在你未來覺得迷惘的某一天,這些記錄,會讓你知道你早就很努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