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班族壓力大必看!營養師揭密B群、魚油與多種抗壓營養秘訣,輕鬆拿回情緒主導權

你是否經常覺得提不起勁、晚上睡不好、工作一點小事就煩躁,甚至開始出現莫名的頭痛、胃痛或心悸?別忽視這些「壓力」對身心發出的警訊。

根據2024年《精神健康基金會》調查,國人精神健康指數僅81.67分,勉強及格(80分),顯示壓力已成現代人的「新常態」。🔗

壓力讓你身心俱疲?從大腦到免疫,一場營養與壓力的拉鋸戰

壓力來襲時,身體會啟動一條「警報系統」來幫助我們應對,即HPA軸(下視丘-腦下垂體-腎上腺軸) ,促使皮質醇(俗稱壓力荷爾蒙)大量分泌。

短期壓力時,HPA軸能幫助我們心跳加速、集中精神、提升注意力;但若壓力長期存在,也就是所謂的慢性壓力,對身體的影響將是全面的:

  • 免疫系統:當皮質醇長期過高,會抑制免疫細胞的活性與防禦力,使身體處於慢性輕度發炎狀態,進而增加感冒、過敏或其他疾病的風險。
  • 消化系統:壓力會影響腸道蠕動與消化液分泌,導致消化不良、腹瀉或便秘,甚至加劇腸道敏感與胃食道逆流。
  • 睡眠品質:皮質醇會干擾正常的睡眠節律,使大腦難以放鬆,導致入睡困難、多夢易醒,甚至半夜驚醒後無法再入睡。
  • 情緒調節:慢性壓力會消耗腦內血清素與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,容易引發情緒低落、焦慮、易怒等狀況。有些人甚至會透過暴飲暴食尋求情緒慰藉,進而導致體重上升與其他健康問題。
  • 自律神經系統:壓力使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失衡,可能引發心悸、呼吸急促、腸胃不適、失眠等「身心症」狀況。
  • 內分泌系統:除了皮質醇,慢性壓力也會影響甲狀腺與性荷爾蒙分泌,導致代謝減慢、情緒不穩、月經不規律或生殖功能下降。

壓力過大時,身體就像打仗,需要動員大量資源,也就是我們每天賴以維持健康的營養素。若沒有適時補回,就容易陷入疲勞、免疫力低下與情緒失衡的惡性循環。

三大抗壓神經傳導物質:身體的「情緒調節器」

壓力來襲時,我們的情緒與身體反應,其實是由一連串的「神經傳導物質」所主導。以下這三種「化學信使」就是穩定情緒、緩解壓力的關鍵:

血清素(Serotonin)|穩定情緒的守門員

又稱「快樂荷爾蒙」,能提升情緒、幫助入睡、減少焦慮

多巴胺(Dopamine)|動機與成就感的來源

可以帶來興奮與愉悅感,讓我們更有動力完成目標並享受成就感。

GABA(γ-胺基丁酸)|天然的鎮定劑

透過抑制過度興奮的神經訊號,幫助大腦冷靜放鬆,改善焦慮並提升睡眠品質。

8大抗壓營養素讓你和壓力說88,重拾好心情與活力!

當身體面對壓力時,會快速分泌腎上腺素以應對短期刺激,同時釋放皮質醇以調節長期壓力反應。身體為了應付這些生理變化,會加速消耗多種重要的營養素,特別是維生素B群、維生素C與鎂等關鍵抗壓營養素。若未及時補充,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、疲勞感增加及焦慮情緒加重。

B群|穩定情緒、對抗疲勞的基礎補給

B群是維持神經穩定與能量代謝的關鍵營養素,壓力下身體能量需求增加,B 群的消耗也隨之加快。

🥣天然食物來源:豬肉、魚肉、全穀類、乳製品、豆類、深綠色蔬菜、水果、酵母

維生素C|抗氧化與免疫的後盾

維生素C參與體內腎上腺素的合成。面對壓力時,腎上腺素大量分泌會加速消耗體內的維生素C。

維生素C同時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,能保護細胞與腎上腺,減少自由基傷害,有助於降低疲勞感與情緒波動,提升身體對壓力的適應力。

🥣天然食物來源:紅甜椒、青椒、芭樂、奇異果、草莓、柑橘類等

維生素D|陽光維生素與情緒的連結

維生素D不只是強健骨骼的「陽光維生素」,更有研究顯示大腦中含有大量維生素D接受器,特別集中於海馬迴下視丘等情緒控制區域,可幫助抑制皮質醇的過度分泌,進而緩解焦慮、情緒低落與神經過度亢奮等壓力反應。🔗

🥣天然食物來源:鮭魚、蛋黃、強化植物奶

鎂|天然神經穩定劑,助放鬆、好睡眠

鎂有助於肌肉放鬆,並可以促進GABA的作用,進而改善焦慮、緊繃、入睡困難等壓力反應。此外,它也能直接影響神經系統,透過調控HPA軸降低皮質醇分泌,幫助身體放鬆並抗壓。🔗

🥣天然食物來源:堅果類(南瓜子、腰果、杏仁)、黑豆、黃豆、全穀類(藜麥、紅豆、糙米)、深綠色蔬菜(紅莧菜、菠菜、山苦瓜、小松菜)、黑巧克力

色胺酸|促進快樂荷爾蒙,打造好心情循環

色胺酸是製造「血清素」與「褪黑激素」的重要原料,搭配維生素B6提升轉化效率,助穩定情緒與促進睡眠。

🥣天然食物來源:乳製品、雞蛋、豆製品、香蕉、堅果、全穀類。

Omega-3脂肪酸|情緒平衡關鍵脂肪,減緩焦慮憂鬱

Omega-3中的EPA與DHA是腦部與神經功能的重要構成成分。研究顯示,尤其是EPA,可以透過減少壓力下引起的發炎反應,進而改善焦慮、憂鬱、情緒不穩等。🔗

🥣天然食物來源:深海魚類(鯖魚、鮭魚、秋刀魚、沙丁魚)、亞麻籽、奇亞籽、核桃、胡桃油

益生菌+益生元+後生元|維護腸道健康,影響情緒平衡

腸道被稱為我們的「第二大腦」,這絕非浪得虛名,因為它能透過「腸腦軸」直接調控情緒,體內約90%的血清素便是在腸道中合成。益生菌能平衡腸道菌叢,並強化腸道屏障功能,進而減少發炎。

此外,益生元(益生菌的食物)和後生元(益生菌的代謝物)也能與益生菌協同作用,共同緩解壓力對身心的影響。

🥣天然食物來源:發酵乳製品(優格、優酪乳、乳酪)、味噌、泡菜、納豆、康普茶

適應元植物與草本萃取物|強化抗壓力體質的天然防線

適應元(Adaptogens)是一類天然草本植物,能幫助身體調節壓力反應、平衡荷爾蒙與神經系統。常見如:南非醉茄、紅景天、瑪卡等,皆可提升壓力耐受力與恢復力。

其他有助於放鬆的草本萃取物,如薄荷、洋甘菊、薰衣草等,也能輔助緩解身心緊繃。

全方位抗壓策略|從飲食到生活

抗壓飲食原則:吃對營養,讓身心穩下來

日常飲食是抗壓的根基!建立良好飲食習慣,從根本提升身體抗壓力。以下4大飲食原則,助你升級抗壓力、穩住情緒與能量。

低糖 過多的精緻糖會導致血糖快速波動,進而影響情緒穩定。建議減少甜食、含糖飲料,改以全穀類、低GI碳水為主。

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是製造神經傳導物質的基礎,攝取足夠能穩定情緒。可以選擇豆製品、魚肉、海鮮、雞蛋、雞肉等。

抗發炎食物 增加富含抗氧化劑的蔬果、全穀物、堅果和Omega-3 脂肪等健康脂肪,有助於降低體內發炎反應。

適量咖啡 適量咖啡有助提振精神,但過量可能導致鎂等礦物質流失,並引發焦慮或干擾睡眠。建議每日咖啡因攝取不超過 300mg,避免睡前飲用。

一日抗壓飲食範例

早餐:雞胸肉酪梨全麥三明治+一杯無糖豆漿

午餐:糙米飯+2-3樣多色蔬菜(如花椰菜+涼拌雙茄)+滷雞腿

點心:香蕉堅果優格

晚餐:地瓜+櫛瓜溫沙拉(淋橄欖油醋醬)+烤鮭魚

營養師小提醒! 壓力大的時候,反而更不能忽略飲食!記得吃飽、吃對,避免過度節食或亂吃,才能給身體充足的能量與營養,幫助你穩住情緒、對抗壓力。

除了吃,還可以怎麼做?10大生活紓壓放鬆技巧,提升心理健康

營養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基礎,但若能搭配生活習慣的調整與放鬆練習,就能打造屬於自己的「全方位紓壓法」。下面和你分享10個實用又簡單的放鬆技巧,從中挑選幾個你喜歡的開始練習,一步步找回內在的平靜與能量。

除了吃,還可以怎麼做?10大生活紓壓放鬆技巧,提升心理健康
  1. 深呼吸與正念冥想 每天花5-10分鐘進行深呼吸或正念練習,幫助你將注意力拉回當下,平靜思緒,降低心率。
    • 推薦使用:手機正念App(如 Insight Timer、Calm)
  2. 建立睡前放鬆儀式 睡前放鬆冥想、泡澡、點香氛蠟燭、聽輕音樂、閱讀,讓大腦從忙碌中切換,幫助快速入睡並提升睡眠深度。
  3. 適度「耍廢」看搞笑影片、清空購物車(合理範圍內),允許自己短暫放縱,釋放累積的壓力。
  4. 創意與藝術療癒 聽音樂、唱歌、繪畫,透過創作或欣賞藝術,轉化壓力成創造力,享受過程中的愉悅感,緩解負面情緒。
  5. 寫情緒日記 將內心的煩惱、感受寫下來,不論是在IG 限動還是日記本,有助於釐清情緒,並作為心理宣洩的出口。
  6. 與寵物互動 許多研究已指出,與寵物互動能促進催產素分泌,降低壓力荷爾蒙,幫助穩定情緒。🔗感到焦慮時,不妨抱緊你的毛小孩,享受他們帶來的療癒感。
  7. 找親朋好友聊天 與信任的人分享感受,能降低孤獨感、產生心理支持,你會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。
  8. 規律運動 運動能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和腦內啡,這些都是「快樂荷爾蒙」,能有效提升情緒、減輕焦慮。即便只是快走30分鐘,也能產生顯著效果。但要注意避免睡前劇烈運動,以免影響睡眠品質。
  9. 整理環境 整理房間、刷廁所等,創造有序空間可促進內心平靜。
  10. 規劃週末行程 安排期待的活動為身心充電,幫助轉移注意力並進行自我整理。

尋求幫助是勇敢的表現,而不是軟弱

如果你覺得壓力已經難以負荷,影響到日常生活或身心健康,請務必考慮尋求專業心理諮詢。目前衛福部提供年輕族群(15-45歲)免費心理諮商,於專業的協助下能提供更有效的策略和支持。

詳細資訊請參考🔗衛服部15-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

總結|壓力無所不在,但你可以選擇不讓它壓垮你

壓力不會憑空消失,但你可以透過「營養補充+生活調整」,打造自己的身心防護罩

讓我們一起,不再被壓力牽著走,而是活出更自在、有能量的每一天。

保健保健新趨勢
本週熱門
返回頂端